查看原文
其他

常玉:曾有一百多位女子,躺在这孤独的沙发上

莫一奥 LCA 2019-08-17


我生命中一无所有,我只是个画家。


世间唯一经得起岁月摧残的,就是才华。


这句话适合于艺术家常玉( San Yu ),也适合于他的好友、摄影大师罗伯特·弗兰克,更适合于他们之间的友谊。


1948 年,24 岁的弗兰克带着相机前往巴黎追寻自己的理想,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 48 岁的常玉。他们互相欣赏,二人的友谊延续一生。


20 余年后,弗兰克凭借摄影集《美国人》成为一代摄影大师,而常玉已死在巴黎,几乎无人知晓。


1997 年,弗兰克前往巴黎寻找他的老朋友,几经周折才找到被安置在庞坦墓园里的常玉。墓地荒芜,即将坍塌,弗兰克为常玉续交墓地费用后又进行了细致的修整。


也是在这一年,他将常玉留给自己的作品在台湾拍卖,拍款全部捐给耶鲁大学,成立了“弗兰克基金会·常玉奖学金基金”,用于每年资助两名中国艺术青年在耶鲁大学艺术学院学习。


如今,弗兰克依然闪耀,而常玉在画作中展现的无与伦比的才华也越来越被世人所欣赏。


常玉(右)与兄长常俊民


上世纪初,偏远之地、四川盆地东北部的南充,虽然是个小地方,却有川蜀之地特有的富庶气质与人文底蕴。1901 年,常玉出生在此地,书香门第与富裕之家,奠定了他受教育、习书画的基础。


家中子女众多,只是排行第六的常玉,既不同于有商业头脑的兄长常俊民,也不同于富有治学头脑的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二哥常必诚,他率真活泼有余,严谨自律却不足。


父亲看常玉喜欢画画,便厚礼请来清末民国的大儒赵熙,亲自教他诗文与书画。5 年下来,常玉在内心已有一定传统文化的积淀,这也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他异国生活大半,无论多么深谙西方现代艺术,其绘画笔触里,却总是闪耀着一股清秀的人文气和东方意味浓郁。


1921 年,蔡元培提出“勤工俭学”计划,常玉作为第一批参与这项计划的留学生前往巴黎,同行的还有林风眠等。


从此,他的一生开始发生变化,与性格有关,与家庭变故有关,与个人追求有关...但无论是起还是落,都注定了常玉的孤独。


常玉赠予徐悲鸿与蒋碧薇的作品 1921 年


在兄长常俊民的经济支持下,常玉进入“大茅屋工作室”学习,同班同学有贾科梅蒂,还有马蒂斯之子皮埃尔。


翩翩青年常玉,初到法国也已拥有漂亮的大画室,意气风发。他不用为面包发愁,也不用像苦行僧那样夜以继日地画画。他仪态丰润,身姿从容,像往常一样生活,悠然前行。


他爱巴黎的生活,甚至超过当时流行的种种艺术,他对西方现代艺术的体察、对法国现代艺术脉络的把握,更多是从巴黎的咖啡馆、画展与巴黎人的日常生活状态中捕捉。他更喜欢在这些地方画他想画的:女人、花儿或动物。


常玉很少画男人,他一生都迷恋女人曼妙的身姿。他曾说,“我画室这张沙发虽然早已破旧不堪,但这上面落坐过至少一两百个当得起美字的女人!”


碎花毯上的粉红裸女


五裸女



红毯双美


四女裸像


裸女


初到巴黎的 10 年,常玉自由而浪漫——每月有兄长的资助、定期参加艺术沙龙、与徐志摩等讨论文学艺术...


也是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,常玉与哈蒙兹男爵的女儿玛素·哈蒙尼耶小姐相识,并于 1929 年结婚。


也许是婚姻带来的运气,生性执拗的常玉在这一年遇到了毕加索的经纪人亨利·皮耶·侯谢。他在资助常玉画画的同时,还帮助其连续几次参加巴黎的秋季沙龙以及最高级别的杜勒丽沙龙,这让 31 岁的常玉得以在 1932 年就入选法兰西《 1910—1930 当代艺术家生平大辞典》。


好景不长,哈蒙尼耶不满婚后的常玉依然挥金如土,她更忍受不了常玉对女人的“眉目传情”,无奈两人于 1931 年离婚。


也是在这一年,兄长常俊民经营的丝厂受到日本生丝倾销中国的巨大影响而倒闭,次年慨而离世。


依然是在这一年,由于常玉不满画商和经纪人侯谢对自己创作上的过度干预,两人中断合作。


孤身一人,断了经济来源,又失去了最心疼他的亲人,常玉的生活踩入虚空。


白瓶花卉


白牡丹于玻璃瓶


绿色背景的百合花


磁州窑瓶内的白莲


八尾金鱼


如此的境遇,与常玉自身有很大关系。庞薰琹曾说他多次看到常玉被人包围,要买他的线描画人物,他却把画送人,拒绝收钱。有人请他画像,他约法三章:一是先付钱,二是画的时候不要看,三是画完后拿了就走,不提意见。


虽然作曲家约翰·法兰寇在之后的多年间也曾长期资助常玉,并为其筹划展览,但他的生活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。


在之后的 10 年里,常玉曾回到中国做短暂停留,也曾继续参加各种独立沙龙,但他从未放弃对艺术本身的思考,1945 年法国的巴黎解放日报刊登了一篇常玉的文章《一个中国画家关于毕加索的省思》。


一年后,常玉举行了他生命中唯一一次巴黎个展。但此刻的巴黎,艺术潮流已经发生变化,超现实主义开始占主导地位。同时,受冷战对抗思维的影响,法国的艺术地位岌岌可危,因此常玉 1948 年的纽约之行,或许也有这层缘故。


猫与乌鸦



五十年代,张大千、朱沅芷等国内艺术友人陆续前往巴黎学习交流,常玉都尽可能多的提供了帮助。


1964 年,常玉举行了一次家庭式的展览,他的众多好友包括华人艺术家赵无极、朱德群、潘玉良和席德进都参加了这个展览,这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展览。


两年后的初夏,常玉绘制最后一幅油画《孤独的象》,并与好友通了电话:


常玉:我开始画一张新画。

好友:是什么样的画?

常玉:不久将会看到。

好友:那要等到几时?

常玉:过几天之后吧,我先画,然后简化它,再简化它…那是只小象在奔驰,那就是我。


8月22日清晨,煤气泄漏,常玉被发现死在了蒙帕纳斯沙坑街 28 号的家中。


孤独的象


他曾说,“我生命中一无所有,我只是个画家”。


实际上,常玉是只想活出自己的艺术家,他有极高的艺术天赋,却缺乏现世生活的能力。尽管生活拮据,但他却依然会请美丽的女人来当模特儿,这部分支从来不省。


他钟情女人,深爱女人,爱画女人,认为女人就是上帝造给人间的一个美妙奇迹。他的作品中有非常明朗的情欲态度,不藏,不躲。他笔下的女人无疑是性感的,曼妙无比的,身上的每一根弧线,每一处凹凸,有跳动的韵律,也有温润的意态,散发着一股蜜意柔情。


晚期的常玉开始钟情于暗沉的颜色,用乌黑的铁一般的线勾勒轮廓,他或许想圈禁些什么,如他所说:


我们的步伐太过时,

我们的躯体太脆弱,

我们的生命太短暂了。


常玉的一生,起起落落,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孤独天地里,就像他曾对徐志摩说的:


我仿佛做了一个最荒唐,最艳丽,最秘密的梦……


你还可以看:

这样的人体,无需多言

他最大的成就不是获得诺贝尔奖,而是用14年建了只纪念两个人爱情的博物馆


浪微博:LCA的家

邮箱:lca_art@163.com





▼▼ 点击【阅读原文】,去 LCA 的手工店看看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